课文慈母情怀教学设计(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《慈母情怀》教案)

《慈母情怀教学设计》教学设计
一、教学目标 1. 认识3个生字,并理解词语失魂落魄、震耳欲聋、龟裂等含义。 2. 给予情感的朗读课文,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。 3. 对照母亲外貌、动作和语言进行重点句段品析,体会慈祥与善良之情。
二、教学重点 通过对母亲外貌、动作、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,学会如何赏析人物,并体悟慈母情怀中对母亲的感激、热爱与崇敬之情。
**三、课时安排 一课时
四、教学过程
-
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父亲,从他上身迸发出来的伟大父爱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。梁晓声的母亲又给了他怎样的“深沉的爱呢?今天我们就去体会一下大河一样深沉的母爱。”这一段文字就让我们感受到了慈母情怀的深意。
-
初读课文、整体感知 要求:通过查资料,读通、读懂全文,能够简述课文的大意。
-
重读课文、品味语句 要求: a) 根据《地震中的父与子》的学习经验,自己将文中描写母亲外貌、动作和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找出来。 b) 在重分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,体会慈母情怀中对母亲的感激、热爱与崇敬之情,并探讨作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?
-
重点体会我家里的贫穷与母亲的大方这一鲜明对比(提示:母亲干脆利落的对话)
-
以读促情、朗诵比赛 要求: a)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镜头反复品读,认真体会。 b)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朗诵自己喜欢的片断。
-
随堂练笔、人物分析 要求:通过对文章重点语句的分析,写一篇关于母亲的人物赏析。篇幅不用太长,能够表明观点,说明理由即可。
-
读课后连接,谈自己为母亲做过的小事儿 a) 认真读课后链接,体会诗人的对母亲的怀念与爱。 b) 小组内交流自己曾经做过哪些令母亲感动的小事。
五、总结
通过这节课的学习,我们不仅认识了慈母的慈祥与善良,并且深刻体会到父母之恩的伟大。这些情感和情操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,成为激励我们面对人生挑战的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