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C免费范文网

《半截蜡烛》的教案(半截蜡烛教案设计)

《半截蜡烛》语文教学设计

【教材简析】

《半截蜡烛》是一篇以时间为背景、以人物活动为线索的寓言故事,讲述了一次关于机智、勇敢和机智的紧张战斗。通过这篇故事,学生可以学习如何阅读和理解细节描写,体味人物心理,感受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与勇气。

【教学目标】

  1. 学会本课《厄运》、《摇曳》、《镇定》等生字词,只读几句。
  2.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篇课文,注意细节描写和人物心理活动。
  3. 通过阅读和思考,体味作者的巧妙语言与人物形象,感受伯诺德夫人及其家人的机智与勇敢。
  4. 培养合作学习能力,形成主动参与、乐于助人的情怀。

【教学重点**]

  1. 细致阅读的重要性: 理解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心理活动,掌握语言的简练与准确。
  2. 人物心理刻画: 通过反复朗读,体会伯诺德夫人及其子女的心理活动,形成完整的画面感。

【教学难点**]

  1. 人物机智与勇敢: 理解文章中的“外静内急”、“端上楼”的含义,感受作者对角色的深刻理解。
  2. 情感表达: 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分析文章情感,培养人文情怀。

【一、揭示课题,激发兴趣】

  1. 激趣直接板书(10分钟)
  2. 课前准备: 教师提问:“看到这半截蜡烛,你会想到什么?”学生可能会想:如果它是半截,可能是因为有秘密在后头。
  3. 板书课题: 《半截蜡烛》
    • 学生回答:这半截蜡烛是一个重要的线索——存放着绝密情报。
  4. 简单介绍历史背景(5分钟)
  5. 教师简要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人民的机智与勇气,营造紧张而有冲突的氛围。

【二、自学课文,及时反馈】

  1. 检查生字词(5分钟)
  2. 指名逐段朗读《厄运》、摇曳镇定等生字词。
  3. 点出生字词的读音、意义,并在班上点名学生复述。

  4. 阅读理解(10分钟)

  5. 思考题提纲挈领: 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保护半截蜡烛,想出了哪些办法?
    这种“外静内急”的战术有什么好处? (教师板书以下要点)
  6. 小组讨论: 学生分组讨论,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。
  7. 汇报总结:

    • 杰克和杰奎琳在战斗中展现的机智。
    • 这种战术如何体现了法国人民的民族精神?
  8. 自主阅读(5分钟)

  9. 以“半截蜡烛”的名称为标志,分组合作,自读课文,记录自己未读的部分。
  10. 集体复述全文内容,教师重点强调人物心理活动。

【三、紧扣中心,重点体味】

  1. 板书思考题(5分钟)
  2. 《外静内急》这句成语蕴含了什么思想?

    • 学生通过分析“外静内急”这一成语,体会作者对人物策略的理解。
  3. 小组合作阅读(10分钟)

  4. 以“一吹、二端、三外静内急”为例,带领学生逐段理解细节描写和人物心理活动。
  5. 学生根据板书提纲归纳段落内容,并讨论这一战术的运用体现了哪些品质。

  6. 角色扮演(5分钟)

  7. 集体模拟伯诺德夫人、杰克和杰奎琳的对话,重点突出“外静内急”的策略。
  8. 学生相互评价,培养合作意识。

【四、总结与作业】

  1. 总结性提问(5分钟)
  2. 问题:“伯诺德夫人的三个人是如何在危急关头作出那‘外静内急’的战术?你觉得这体现了哪些品质?”
  3. 学生自由思考,教师补充点明“机智、勇敢和沉着”。

  4. 作业(可选)

  5. 《半截蜡烛》的故事,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些关键细节。
  6. 希望学生能通过这次学习,感受到作者对人物的深刻刻画。

【板书设计】

| 章节 | 内容 | 板书要点 | |------|-------|---------| | | 伯诺德夫人的秘密藏在哪里?| - 这是半截蜡烛的秘密所在。 - 这个小块金属管被塞在半截蜡烛中。 - 真的吗? - 后面装有绝密情报,需要发现。

| 富贵情报藏在哪里?| - 作者通过这些细节描写,告诉我们这个秘密是怎么藏的。


【教法与学法**]

1. 教法: - 情境教学法: 激发学生兴趣,通过故事情节引出学习内容。 - 合作探究法: 学生分组讨论,互相交流,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。 - 朗读训练法: 通过反复朗读细节描写和人物心理活动,理解文章内容。

2. 学法: - 自主阅读法: 学会关注文字的细节,体味人物的情感和心理活动。 - 讨论分享法: 小组讨论,互相反馈,形成个人见解。 - 角色扮演法: 通过模拟对话或情景表演加深理解。


【教学评价】

  1. 学生能正确读出生字词,并能在阅读中体味人物心理和细节描写。
  2. 学生能够结合板书内容进行总结,展示合作学习成果。
  3.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出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对任务的理解。

以上是一篇完整的语文教学设计,涵盖了教材内容、教学目标、教学策略以及学生反馈。希望这些设计能满足您的需求!

教案设计思路

1. 课程背景

《半截蜡烛》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节经典作文阅读课,结合了文学常识和情感教育。课文通过生动的情节展示了战争后的和平生活,为学生提供了感受和平、理解历史的重要机会。


教学目标

  1. 学习本课生字,理解词语意思。
  2. 了解《半截蜡烛》的故事背景及其重要性。
  3. 掌握第一课中人物的性格特点(机智、勇敢)。
  4.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教学重点与难点

  • 教学重点:伯诺德夫人在危急关头的从容镇定、机智和勇敢。
  • 教学难点:理解人物性格的特点(机智、勇敢)。

教学准备

  • 硬币或蜡烛备用。
  • 小黑板、粉笔、导学案等。

教学过程

一、导入新课

  1. 板书课题:《半截蜡烛》
  2. 学生质疑
  3. 谁能说说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?
  4. 这“半截蜡烛”写了一件什么事?

二、初读课文,感知大意

  1. 学生自读:要求准确读音,通顺句子。
  2. 划出生字新词
  3. 蜡、立、决
  4. 思考问题
  5. 伯诺德夫人收藏半截蜡烛的意义?
  6. 她展示自己情景有什么意义?

三、学习第一课《伯诺德夫人与半截蜡烛》

  1. 学生读课文:完成第一段。
  2. 检查生字词
  3. 蜡、立、决(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)。
  4. 引导回答问题
  5. 这“半截蜡烛”有什么特别的地方?
  6. 哥哥们分享了什么?你认为伯诺德夫人为什么要这么做?

四、学习第二课《杰克与德国军官》

  1. 学生读课文:完成第二段。
  2. 引导回答问题
  3. 为什么杰克可以这么说“真冷”?
  4. 这里的关键点是什么?

五、学习第三课《杰奎琳与德军》

  1. 学生读课文:完成第三段。
  2. 引导回答问题
  3. 杰奎琳的机智在于什么?
  4. 这里的关键点是什么?

六、课本剧表演(以“杰克”为例)

  1. 学生选择角色:老师为杰克设计一个表演场景。
  2. 师生互动
  3. 教师示范动作,让学生模仿。
  4. 展示作品
  5. 学生进行表演。

七、拓展延伸

  1. 学生思考:你来授勋你会怎么说?
  2. 作业写作:写一篇感言,表达对伯诺德夫人一家的感激之情。

教学评价与反馈

  • 教师评估
  • 学生朗读是否流利、准确;
  • 是否能正确圈出关键词句。
  • 学生反馈
  • 对人物性格的理解是否深入?
  • 是否愿意参与小组讨论?

通过以上教学计划,学生将掌握《半截蜡烛》的核心内容,了解战争背景,培养爱国情怀。

《半截蜡烛》的教学设计分析

一、教学目标

  1. 正确、流利地朗读:能够读准生字,流利表达情感。
  2. 理解语言特点:深入理解“若无其事”“不动声色”等词的意义,并联系课文中的语句解释。
  3. 人物性格塑造:通过表演和对话培养Bernard的复杂情感和行为模式。

二、教学方法

  1. 读写结合:利用朗读、模仿和表演加深理解。
  2. 角色塑造:让学生扮演角色,观察行为并思考背后的动机。
  3. 对话练习: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理解人物心理和行动。

三、课后反思

在课堂结束后,我布置了更多的阅读任务,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解读和感受故事内容。这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,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阅读习惯。通过这一过程,我对教学设计的未来方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:为了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,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读写结合,还可以增加角色塑造、对话练习和反思训练等多方面的活动,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需求。

通过这次教学实践,我深刻体会到在语文教学中,阅读是个性化行为,而不仅仅是一堆统一的标准答案。通过积极主动的阅读实践,学生可以更好地体验阅读的乐趣和意义。

《半截蜡烛》的教案18

一、复习导入:

  1. 同学们,老师今天想请你们帮忙完成一个有趣的游戏:以读悟、表演形式组织教学,学生自学为主,教师点拨指导为辅。

  2. 师:下面,先让我们看看故事中的主人公们会有什么特点?(同时板书《半截蜡烛》)

  3. 生:我看到,在故事里伯诺德夫人用智慧和勇气帮助了杰克一家,而德军则让他们的家人付出惨重代价。

  4. 师:老师想通过今天的学习,大家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“机敏”与“从容”,以及在面对困难时如何展现内心的那份力量。

二、学习课文:

  1. 第一部分:深入学习课文
  2. (1)指导朗读:
  3. 师:我们先来看第一段,伯诺德夫人接到命令后是如何行动的?(用手势和动作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)

  4. (2)互动交流:

  5. 第二部分:深入学习课文
  6. (1)自由朗读:
  7. 师:在第二段,我们来看看伯诺德夫人是如何与杰克一家展开斗争的?
  8. 第三部分:深入学习课文
  9. (1)自由朗读:
  10. 师:第三段的内容是怎样的呢?
  11. 第四部分:深入学习课文
  12. (1)自由朗读:
  13. 师:最后一段内容是这样的吗?

  14. 师:通过今天的学习,我们不仅理解了故事的背景和人物的心理,更懂得了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内心的那份从容与机敏的重要性。

三、有感情朗读全文:

  1. 师:刚才大家对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、勇敢,学习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。**

  2. 生:老师想通过今天的学习,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“机敏”与“从容”,以及在面对困难时如何展现内心的那份力量。

四、练习表演课本剧:

  1. 师:刚才大家对课文的解读非常深刻,下面我让我们来扮演一下书中的角色。(学生表演)

  2. 生:哦!他们就像我们自己一样,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那份勇气与机敏!

  3. 师:那你们觉得哪一位同学在演时最能体现出内心的那份从容?(学生举手)

  4. 师:我看到,在第三段中,伯诺德夫人的一颗紧握着蜡烛的心,仿佛随时都会被熄灭,而杰克一家则用惊恐与恐惧的目光注视着这根蜡烛。

  5. 师:老师想通过今天的演读,让我们明白:只有保持内心的那份从容与机敏,在面对困难时展现的那份勇气与力量,才能让故事在人海中脱颖而出!

(以上为改写后的部分内容,如需进一步调整或补充,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后再进行处理。)

本栏最新
全站最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