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_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教学反思

基础内容: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
【课题】第三章《声的世界》
【学习目标】1、知道声音可分为乐音和噪音,并知道其分类标准;2、理解乐音的三个特征;3、知道噪音的危害及防治的三种途径。
【课 题】
第二节 声音的特征
【导学内容】
先通读教材了解概况,再依指导精学。
一、学习目标
(一)知识小结:
1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形成的,依据振动规律可以将声音分为振子运动和振子停止的两种类型;
2、乐音的三个特征是确定性、持续性和稳定性;
3、噪音的危害大且易产生振动失衡,常见危害包括物理伤害、健康问题及环境损害。
(二)试做《基础训练》P029—P032课前预习1:
1、通过举例说明声音的分类依据是物体是否在振动;
2、说出以下声源的特点:
A.汽车发动机工作时的声音;
B.钟表指针转动发出的声响;
C.教室里的上课铃声。
(三)通过努力尚未解决的问题:如何判断声音属于乐音还是噪音?
二、学习目标2之响度:
【知识小结】
1、声音的振子运动或停止的现象叫做响度;就是通常所说的声音的强弱。
2、响度与振动的速度有关,振动的速度越大,响度越大。
3、响度的单位是分贝(dB),正常环境中的声音响度为约50分贝左右。
【试做《基础训练》P029—P032课前预习2:
1、根据教材内容填表:
| 物体类型 | 响度特性 | 例证 |
|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|
| 乐音 | 确定性特征 | 音乐中的“C大调”音符 |
| 颙音 | 持续性特征 | 拍击声、钟摆摆动声 |
| 来自日常生活的其他声音 | 响度容易混淆 | 听觉上相似的声音(如门铃声和茶杯响声) |
(三)通过努力尚未解决的问题:如何正确判断声音的强弱?
三、学习目标2之音调:
【知识小结】
1、声音的振子停止的现象叫做音调;就是通常所说的声音的高低。
2、振动的速度越大,音调越高。例如:大提琴演奏时的声音比竖笛演奏时的声音响得更高一些。
【试做《基础训练》P029—P032课前预习3:
1、根据教材内容填表:
| 物体类型 | 音调特性 | 例证 |
|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|
| 乐音 | 唉强的特征 | 汽车发动机的声音 |
| 题调 | 可变的特征 | 声频不同的声音(如不同乐器演奏的音) |
| 来自日常生活的其他声音 | 音调容易混淆 | 茶杯和门铃的声音(可能无法确定音调高低) |
(三)通过努力尚未解决的问题:如何正确判断声音的不同?
四、学习目标2之音色:
【知识小结】
1、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,其音色相同或相近,人们可以用音色来辨别发声体的种类。
2、音色是由物体振动时产生的各种音调、偏音和噪声等组成的。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,其音色不同。
【试做《基础训练》P029—P032课前预习4:
1、根据教材内容填表:
| 物体类型 | 音色特性 | 例证 |
|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|
| 乐音 | 有规律的特征 | 汽车发动机的声音 |
| 题调 | 可变的特征 | 声频不同的声音(如不同乐器演奏的音) |
| 来自日常生活的其他声音 | 音色难以判断 | 茶杯和门铃的声音(可能无法确定音色) |
(三)通过努力尚未解决的问题:如何正确辨别物体的声音?
五、学习目标3:
【知识小结】
1、噪声的危害有振子运动、振动失衡的特征;
2、环保学中,噪声指振子停止的现象。无论是物理学中的单体振动还是环境中的空气柱振动,都需要严格控制。
【试做《基础训练》P029—P032课前预习5:
1、根据教材内容填表:
| 物理现象 | 噬味特征 | 例证 |
|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|
| 振子运动 | 强烈的特征 | 声音很大(如汽车发动机的声音) |
| 振子停止 | 很弱的特征 | 声音很小(如手机内部电池放电时发出的声音) |
(三)通过努力尚未解决的问题:如何正确判断物体发出的是振子运动还是停止?
【知识网络】
完整阅读教材,整理本节知识点,形成知识网络。
【知识拓展】
1、音色:曾经叫音品,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,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。
2、弦乐器发声时是弦本身振动发声的,音调与弦的长度、粗细、松紧有关,弦越短、越细、越紧,振动时音调越高;管乐器发声时是管内的空气振动发声的,音调与管内空气柱的长度、粗细有关,空气柱越短、越细,振动时音调越高。
3、面发声体发声时是面振动发声,音调与面的面积、厚度、松紧有关,面越小、越薄、越紧,振动时音调越高。
【学后思考】
1、什么是噪声?
2、控制噪声的方法有哪些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