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文三个小板凳教学设计_课文三个小板凳教学设计怎么写

-
课文三个小板凳教学设计
教学目标:
1、通过阅读爱因斯坦制作三个小板凳的故事,学习他不怕失败,认真塌实的精神品质。
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的'朗读课文'
3、认识10个生字。
4、联系故事谈谈爱因斯坦成为大科学家的原因。
教学重难点:
体会爱因斯坦成为科学家的原因。
教学准备:
字卡
教学流程:
一、导入
同学们喜欢故事吗?今天我们来读一读《三个小板凳》这个故事,看看你会有什么收获。
二、自读感知
1、自读文前提示,明确阅读要求。
2、借助拼音读课文,要读准字音。遇到生字和读不通顺的地方,多读几遍,达到正确、流利。
3、指名读课文,检查自读情况。
4、默读课文思考:从爱因斯坦小时侯制作小板凳的故事中,找出他长大以后成为大科学家的原因。
三、理解感悟
1、小组互动:讨论爱因斯坦成为科学家的原因。
2、指名朗读课文3、4段。
3、联系讲这个故事。
4、识字教学
开火车读生字卡,并且用字组词,用词说话。
四、扩展练习 开一个小故事会。
-
教学设计:爱因斯坦和三个小板凳的故事
【主题】:探索科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
【教学目标】:
1、了解爱因斯坦从小board制作故事中获得的科学精神;
2、感受经典故事带来的启示,激发创新思维。
【教学准备】:
课件:爱因斯坦做小board的故事;
学生工具:生字卡片,拼音表,语文学习APP;
教学流程:
1、导入环节:向孩子们介绍故事,激发兴趣;
2、主体环节:学生动手制作,观察思考爱因斯坦的精神;
3、分层活动:小组讨论,总结科学精神的形成原因;
4、总结提升:联系生活,让知识回归生活,引发创新思维。
【教学重难点】:
1、探索爱因斯坦如何通过行动体现科学精神;
2、感受科学精神对社会的影响。
【教学准备】:
生字卡片:三个小板凳,EINSTEIN;
互动工具:动画片片段、图片展示。
【作业设计】:
1、查找生活中的类似例子,分享分享;
2、思考爱因斯坦为什么会对科学感兴趣?
【评价方法】:
1、学生作品展示;
2、互动问答,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。
【板书设计】:
科学精神的体现:动手实践→探索→创新→发现。
-
《三个小板凳》中的科学精神启发
教学目标:引导学生感受爱因斯坦通过一个简单故事中展现的科学精神,从而激发学习科学兴趣。
教学重难点:理解爱因斯坦如何通过做个小board获得科学知识,以及这一行动如何体现科学精神。
教学准备:生字卡片、动画片段。
教学流程:
1、导入环节:播放爱因斯坦小board制作的视频片段,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故事蕴含了什么道理。
2、主体环节:利用课件展示爱因斯坦与三个小板凳的故事,让学生讨论这个故事中的科学精神是什么。
3、拓展环节:结合生活实际,联系其他类似的故事,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。
4、总结提升:归纳爱因斯坦如何通过动手实践学习科学的方法,并鼓励学生尝试类似的探索方法。
【作业设计】:
1、用笔画出学过的关于科学家的故事;
2、联系生活实际,找一个类似的故事,写出其中的科学精神。
【板书设计】:
探索真理:动手实践→发现问题→总结规律→应用规律。